配电网一次消谐器消谐措施的探讨
配电网中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TV)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时有发生。近年来,电网中应用了多种新型消谐装置,这些装置因作用机理不同而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性,因此对这些新型消谐装置进行分析和优化配置,即采取综合消谐措施以便达到*佳保护效果十分必要。
1 常用消谐装置的特点
1.1 微机消谐装置
微机消谐装置也称二次消谐器,其原理与
一次消谐器有所不同,微机消谐装置被安装在TV的开口三角绕组上。正常运行或者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装置不动作,而一旦判断电网发生铁磁谐振时,便会使正反并联在开口三角两端的2只晶闸管交替过零触发导通以限制和阻尼铁磁谐振,当谐振消除后晶闸管自行截止,必要时可以重复动作。装置起动消谐期间,晶闸管全导通,呈低阻态,电阻为几mΩ至几十mΩ。如此小的电阻值足以阻尼高频、基频及分频3种谐振,而且对整个电网有效,即一个系统中只需选择1台互感器安装消谐装置即可。
微机消谐装置的主要缺点是难以正确区分基波谐振和单相接地。目前,对基波谐振和单相接地故障判据的主要区别在于零序电压U0的高低。通常,基频谐振定为当U0≥150 V时;当30 V≤U0<145 V时定为单相接地故障。为了防止在单相接地时由于装置误动使TV长时间过负荷而烧毁的情况发生,通常将该装置基频谐振的判据电压定得比较高。这样,在工频位移电压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如空母线合闸)装置将无法动作,就可能使某些励磁特性欠佳、铁心易饱和TV的熔丝熔断。而且这种装置当电网对地电容较大时,它对防止间歇性接地或接地消失瞬间互感器因瞬时饱和涌流而造成熔丝熔断的事故无能为力。此外,在持续时间较长的间歇电弧过电压激发下,流过TV高压绕组的电流将显著增大,仍可能会烧坏TV。
由于基频谐振中的频率实际上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基频,不是完全没有频率突变[1],因此,能否在信号处理方法中采用对时频局部化方面极具优势的小波来检测,值得探讨。
1.2 一次消谐器
一次消谐器,如
LXQ-10,实际上是将一个非线性消谐电阻R0串接于电压互感器一次侧中性点与地之间,它采用中性点阻尼电阻消除谐振,电网正常运行时,消谐器上电压<500 V,R0呈高电阻值(可达几百kΩ),阻尼作用大,使谐振在起始阶段不易发展;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消谐器上电压较高(10 kV电网中其值约1.7~1.8 kV),R0呈低值(几十kΩ),可满足TV开口三角电压不小于80 V的绝缘监测要求,而且仍可阻尼谐振;当电网发生弧光接地时,R0仍能保持一定的阻值,限制互感器涌流。
一次消谐器具有消除TV饱和谐振和限制涌流2种功能,但在应用中存在局限性: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TV零序电压U0的测量值有误差, 因此不适宜使用在对U0幅值和角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微机接地选线装置);
一次消谐器自身的热容量有限,即使选用热容量相对较大的
一次消谐器,在持续时间较长的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激发下,仍可损坏装置。一次消谐器较适用于JDZJ等型号中性点全绝缘型和半绝缘型TV的消谐改造。